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聚焦基层,夯实中医药人才根基

发稿时间:2025-02-27 13:34:55来源:藏象集团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学源自基层并一直服务基层。贴近百姓,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也切实维护了群众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聚焦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为龙头筑牢基层网底,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努力让中医药诊疗更便捷、更放心、更省钱。


织密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百姓就医更便捷。目前,我国89%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62.8%的妇幼保健院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已支持440个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地图上的中医药服务“网点”越来越密,中医药服务离百姓越来越近。

 

提升基层中医诊疗水平,百姓就医更放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招收1690名农村订单定向中医专业本科学生,培养2万余名中医馆骨干人才。不断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确保基层中医药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定格下让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的不变初心。


医保政策向中医药倾斜,百姓就医更省钱。湖南2022年将629个中药医院制剂纳入医保;上海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四川将符合条件的中医项目、中药纳入医保支付,按乙类管理药品的个人先行自付比例降低到10%……多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力求为群众看中医、用中药省下更多钱。


中医药“下基层”给百姓生活带去的可喜变化,也让中医药收获更多“粉丝”,人们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更高、预防养生意识更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更活跃。

 

——接受程度更高。

 

1.34元一杯的酸梅汤变身网红单品占领热搜、一度被年轻人“挤破门”的推拿科夜间门诊……这些2023年“出圈”的中医药消息,发出中医药正赢得年轻人青睐的有力信号,更进一步夯实了中医药的群众基础。


不光是年轻人。2024年1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透露,初步估算2023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到12.8亿人次,实现了稳中增长。诊疗量稳中增长的背后,显示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和接受程度的提升。


——预防养生意识更强。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中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强调通过预防保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同时,中医还拥有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等多种手段,在治未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据统计,我国98%以上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89%以上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已设置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的广泛建立,折射出公众预防养生意识的提升,也表明健康观念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日渐深入人心。这对促进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百姓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文化传播更活跃。

 

2024年1月,《中国中医药大会》一推出即备受关注,仅第一期节目就在多个网络平台热搜上榜46次,全网触达用户规模超7亿人次。


不只在国内。从2023年不少外国运动员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期间体验中医推拿、针灸和拔罐等疗法,到外国政要在京接受中医治疗……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上,中医药出现的身影日趋频繁。

事实证明,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扬中医药事业,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正在成为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

中医药“下基层、基层热”,带动更多人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中医药的国际认同更广泛,中医药对人类高质量生存正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药“基层热”的现状,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医疗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说到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中医药服务做扎实做好。而实践证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人才缺口,需要加大培养。


大家都知道中医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其中不仅有学历上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当下,中医人才存在一定的缺口,短期内难以补齐,需要有志之士加入中医人才队伍。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补齐人才缺口,让更多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基层,除了通过上中医类的学校,然后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资质,加入中医药服务行列外,还有其他途径可以弥补。
一、参加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有很多基层中医可以通过考核获得正式的身份,合法行医。这两类人员,如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师承方式学习中医。
2.在省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
二、参加“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培训班学习

1740635218575

2022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联合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启动实施了“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培训”。该项目以基层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推广落地,陆续在山东、河北、安徽、陕西、内蒙等地开展多期中医药特色技术培训班,面向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干全科医生、民营医院、基层诊所、乡村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等,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了高质量的适合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际需求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模式,全面提升项目地区基层骨干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成药合理使用的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和使用基层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能力。
不得不说,这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法,让很多民间喜欢中医、爱好中医的人通过正规合法化的培训,更好地掌握中医技能服务广大基层百姓,值得在全国各地推广和应用。
最后,希望这些好的举措,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多有效的推广和落实,也希望有志从事中医药服务的同仁,可以好好利用政策的便利,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让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的百姓和患者。








上一篇:重磅!全国中医药康养护产教融合共同体招募通道开启,与优秀者同行!
下一篇:没有了

旗下品牌:

  • 藏象医学教育网
  • 藏象学校
  • 呦呦象
  • 中国职业培训网
  • 藏象医疗科技
  • 九品源体质养生
  • 合堂心理
  • 健康产业发展大会
  • 藏象堂中医
  • 西鹤年堂
  • 宫廷正骨
  • 君通电竞
藏象集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400-0606-4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住邦2000商务一号楼A座17层

传真:010-85912710

版权所有:北京藏象集团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