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藏象公益 > 学术交流 >

岐黄观点|孙光荣:中医药学传承是核心工程

发稿时间:2020-04-01 13:52:52来源:藏象集团

 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

 中医药学基于中华文化萌生和发展,观察和辨识的维度主要是功能的、动态的、宏观的、整体的,而不是结构的、静止的、微观的、局部的,不是“病”这一生命现象,而是“人”这一生命主体。

 这种思维方式、特色理论、临床经验乃至话语体系、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医药学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

 为了弘扬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助力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都必须重视传承、抓紧传承、落实传承。

 如何抓好中医学的传承?首先需要厘清传承的内涵与外延。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

 医德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体现“大医精诚”的医德,坚定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树立“普救含灵”的医风。

 医理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勤求博采”的治学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理论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精研经典,博极医源”的治学原则,做到“上通灵素,下悉百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中医药学的理论。

 医术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思维方式,坚定中医药学的方法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燮理阴阳、调之使平”,采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医疗保健,也就是如何从病征认知病证的本质、如何掌握病情缓急和病机变化而立法组方、如何方证对应而运用或化裁经方、如何临证用药、施术等方法。

 中医药学传承的外延有志向、言行、文化。志向的侍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为国为民”的思想,坚定职业自信。通过传承,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大视野、大胸襟,做到能坚定不移地为国执业、为民执业、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执业。

 言行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诚信谦恭”的大医风范,坚定道德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言和身正”的律己原则,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正确言行,做到诚信执业、谦和执业、严谨执业。

 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老带新传承“博通古今”的兴致,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使中医人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兴趣与志向,涉猎儒、释、道各家之言,通识书法、镌刻、音律、民俗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做到以医通文、以文育医。

 中医药学传承必须坚持中医药学传承的三大路径,秉持口授心传的传统方法。

 近年来创造的“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传承的不二法门,上述三种模式都值得肯定、支持,既不可、也没必要统一师承模式。其中,值得坚持的是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名老中医工作室的模式,值得推荐的是杏苑新林模式(也就是互联网+模式)。这类模式能较好地达到传承的预期效果。

 根据当今实际情况,我认为有必要重申并建议采用下列路径与方法传承中医药学:

 一是正本清源式传承:通过古籍整理、事迹搜集、理论研究,廓清中医药学术的概念与内涵,包括生命理论、正邪观念、疾病认知、医德修养、医学理念、医疗行为、方药技术、养生方式、膳食宜忌等等,从中医通史、中医通典、中药通考三个角度立项,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联合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力量,开展专业、专题研究,使中医药学传承有所遵循。

 二是师承授受式传承: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师承教育,着重中医看病的六大程序,即一方面重视辨证元素的提取,另一方面重视传承辨证施治的程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确认、继承、研究当代每一位名老中医在哪一道程序中确有自己独到、有用、有效的见解和技术,使中医药学传承适用临床、重在临床。

 三是文化科普式传承:通过博物馆、陈列室、工作室、巡讲团、大讲堂以及电视、网络等平台,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轮活动,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使中医药学传承通过文化科普的方式进一步走进家庭、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上一篇:藏象集团受邀出席: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论坛
下一篇:国医名师大讲堂暨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修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旗下品牌:

  • 藏象医学教育网
  • 藏象学校
  • 呦呦象
  • 中国职业培训网
  • 藏象医疗科技
  • 九品源体质养生
  • 合堂心理
  • 健康产业发展大会
  • 藏象堂中医
  • 西鹤年堂
  • 宫廷正骨
  • 君通电竞
藏象集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400-0606-4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住邦2000商务 中心1号楼东配4层

传真:010-85912710

版权所有:北京藏象集团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