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孙光荣:中医特色优势决定传承必要性、重要性

发稿时间:2017-08-10 15:10:30来源:藏象集团

  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的核心内容为德、道、学、法、术、器,即以大医精诚的医德,道法自然的医道,博古通今的医学、辨证施治的医术、符合中医认知使用的医器。

中医特色,辨证施治,中医药

  当今,传统家传与拜模式、现代承教育模式、研究型承模式为中医学的三种传承模式,三者各有利弊:

  传统家传拜模式容易培养学生兴趣和积累经验,容易确保承的正宗性和完整性,容易形成学术流派,保存独家特色,容易形成门户之见,继承者学术视野相对局限,容易导致创新性不足,并且难以大规模培养人才。

  现代承教育模式则容易形成规模,使得承教育的程序与考核得到初步规范,同时可较好地传承名老中医特色的学术经验,但比较容易产生“教学疲劳”,继承者的思路与视野尚有待拓宽,对老鲜活的学术经验可能传承不足,创新性也相对不足,并且难以形成学术流派。

  而以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为代表的研究型承模式容易发现和培养新一代名医,能提高继承者理论水平与临床能力,并且有利于拓宽继承者思路与视野,更便于大规模培养中医人才。但此模式择与择徒都不容易,难以形成承体系,继承者临床观点易固化、形成思维定势、矫正难,相对难以形成学术流派。

  中医药学基于治“人”这一生命体的思维方式、特色理论、临床经验乃至话语体系、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医药学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建议传承中医药学的路径与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正本清源式传承。通过古籍整理、事迹搜集、理论研究,廓清中医药学术的概念与内涵,从中医通史、中医通典、中药通考的三个角度立项,联合澳门科技大学等境内外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开展专业、专题研究,正本清源,使中医药学传承有所遵循。

  二是承授受式传承。重视传承辨证施治的程式,即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名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确认、继承、研究当代名老中医在各程式中独到、有效的见解技术,使中医药学传承真正指导临床。

  三是文化科普式传承。通过多种媒介平台以及多种形式,使中医药学传承以文化科普的方式走进家庭、农村、基层,走上“一带一路”,进而走向世界。

上一篇:王国强:把握创新动力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下一篇:聚焦中药产业发展方向 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旗下品牌:

  • 藏象医学教育网
  • 藏象大医学堂
  • 呦呦象
  • 中国职业培训网
  • 藏象医疗科技
  • 藏象堂中医
  • 国合堂
  • 高诊无忧
  • 藏象问道
藏象集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400-0606-4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住邦2000商务一号楼A座17层

传真:010-85912710

版权所有:北京藏象集团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