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部中医专病诊疗指南——《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从深圳走向世界!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承办的《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发布会暨糖尿病国际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
该《指南》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部国际中医药专病诊疗指南,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引进的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负责人——世界中联立项、内分泌专业委员会承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教授主持,由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学术团体、糖尿病专家共同参与制定。该《指南》进一步规范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帮助我国及相关国家在治疗、防控糖尿病上进行科学的指导,对攻克糖尿病这一世界难题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大大推进了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高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使其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疾病。据统计,全球20-79岁超过4亿人患糖尿病,中国是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1.1亿人,此外还有约4.9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超过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在糖尿病前期干预、糖尿病多代谢紊乱的综合调控以及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首席专家、该《指南》牵头人仝小林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脾瘅”理论辨治2型糖尿病,主要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和方药量效关系开展研究。其“郁热虚损”辨治理论体系已整体纳入指南,通过建立“膏浊”辨治理论体系,实现了“糖-脂-压-肥”多代谢紊乱的一体化治疗,解决了国际上代谢综合征缺乏整体治疗的难题;通过方药量效关系研究,填补了中医方药剂量理论的空白。其研究成果让纯中药降低糖尿病转化率达32.1%,解决了纯中药不能独立降糖的难题,也有效地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张天奉表示,《指南》不仅能为中医药在重大疾病诊疗方面作出国际性示范,也为国内外中医师的临床实践、国际中医药法律法规制定、国际中医药标准的整体建立等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一切以市民健康为中心,医院还将逐步建立代谢病中医防控体系,打造华南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高地。